冬初记事
晨霜在窗玻璃上凝成细碎的冰花,林衔月推开教室门时,暖气裹挟着淡淡的油墨味扑面而来。
她选了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——这个角度既能看清投影,又方便观察窗外那棵银杏的落叶频率。
从书包取出崭新的《国际商法》笔记本时,书脊发出轻微的脆响。
这是她特意为专业课准备的德国灯塔笔记本,纯黑硬壳封面,内页是7mm横线纸。
她拧开百利黑墨水钢笔,在扉页写下「国际商法·大二」时,墨色在纸纤维间微微晕开,像一滴深夜坠在雪地上。
"上周的仲裁案例补充材料。"
苏令仪的声音从右侧传来。
她递来的活页纸上,铅笔批注如手术刀般精准。
在"跨境数据主权"条款旁画了架简易天平,一侧托盘标注「技术出口管制」,另一侧写着「贸易自由化」。
纸角别着片风干的蓝莓叶,叶脉在晨光中呈现出半透明的网状结构,像某种法律的脉络图。
张教授踏着上课铃走进来,黑色羊毛大衣肩头还沾着未化的霜粒。
他放下咖啡杯,杯底在讲台撞出闷响:"今天讲技术转让中的善意第三人认定。"
投影仪亮起欧盟最新判例时,林衔月的钢笔突然顿住。
案例中的涉事企业"星辰科技",正是衡辰律所上个月代理的客户。
她翻开实习时做的案件摘要,黑色墨水写下的批注与教授播放的判决书形成奇妙的互文——
"专利权的边界"几个字下,被她用尺子画了道极直的线。
窗外,一阵急风掠过。
银杏叶扑簌簌地撞击玻璃,其中一片顺着窗缝飘进来,落在她的《WTO规则评注》上。
叶片的金黄与书页的米白形成鲜明对比,叶柄恰好指向某个脚注编号——
那里记载着沈氏集团十年前类似的专利争议。
"注意第七条但书条款。"
张教授敲了敲激光笔,红点停在投影的某行小字上,"当技术涉及国家安全。。。"
林衔月的笔尖在"善意第三人"下方点了点,墨水在纸面泅出个微型黑洞。
她突然想起实习协议里的保密条款——
那家由前沈氏法务创立的律所,办公室挂着幅奇怪的星图,其中天秤座β星的位置被图钉标记。
课间休息时,苏令仪指向窗外:"看,哲学系在准备辩论赛。"
草坪上,几个学生正在架设"程序正义"主题的展板。
寒风中飘扬的横幅下,有人用银杏叶拼出简易的天平图案。
林衔月呵出的白气在窗玻璃上凝成薄雾,她无意识地在上面画了个β符号,又迅速用手掌抹去。
钢笔重新吸满墨水,在笔记本上写下新案例的要旨。
黑色字迹逐渐铺满纸页,像夜色一寸寸覆盖原野。
当她记录到"技术出口的伦理审查"时,发现苏令仪在活页纸背面新添了行小字:「测量正义前,请先校准自己的刻度」。
下课铃响起,阳光终于穿透云层。
那枚银杏叶被她夹进《国际商法》第237页——
那里记载着最复杂的跨境仲裁规则,页边已有了细微的折痕。
"最精确的正义,往往需要最朴素的笔墨来书写。"
——林衔月大二笔记本扉页
冬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斜射进来,在木质桌面上切割出几何形状的光斑。
林衔月将衡辰律所的实习协议平铺在桌上,纸张边缘对齐桌面的木纹。
黑色签字笔压住右上角,防止被突然闯入的穿堂风吹走。
咖啡机的蒸汽声在身後响起,空气里弥漫着哥伦比亚豆烘焙後的焦香。
周叙端着两杯美式走来时,杯壁凝结的水珠在《经济学人》封面上洇开一片深色的痕迹。
他腕间的星空腕表表盘反射着阳光,在天花板上投下一小片晃动的光斑。
"衡辰的实习申请通过了?"他放下咖啡杯,食指无意识地在杯沿敲击出《欢乐颂》的节奏。
林衔月点头,翻开协议第七页的保密条款。
纸张在指尖发出轻微的脆响,黑色印刷体文字间夹杂着几处手写补充条款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