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一叶书库>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 > 第275章 胸有成竹(第1页)

第275章 胸有成竹(第1页)

忧色未褪的房玄龄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玉带,那冰凉的触感却丝毫无法平息他心头的迷雾。

他看着胸有成竹、甚至眼底隐隐透出一丝兴奋的长孙无忌,眉头锁得更深了。

蝗情绝非儿戏。去岁惨状犹在眼前,今岁虫卵竟十倍之!

此乃倾国之祸,辅机他为何竟似成竹在胸,甚至……甚至有几分庆幸?

他实在无法理解。

这位多年的同僚、帝国的肱骨,此刻表现出来的不是沉重的压力,反而像是一位棋手看到了破解死局的妙招。

这与他所认知的严峻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,让他感到一丝不安。

被房玄龄那充满不解的目光所注视,长孙无忌却并未立刻回头。

他脸上那丝洞悉天机的、近乎狂热的庆幸已悄然敛去,重新被一种深沉的冷静所覆盖。

此刻目光沉静地落回那幅巨大的《关中山川舆图》上,那一片片刺目的猩红仿佛在他眼底燃烧。

回想起十五日前,陛下归来那夜,曾召他密议,谈及昭阳公主直言来年夏,关陇有蝗蝗之灾,其烈度,百年未见。

如今再看这驿报虫卵之数,岂非一一应验?

陛下当日骤闻此预言,惊怒交加,却也因此……提前了半年知晓!

若无知无觉,待来年春夏,飞蝗骤起,遮天蔽日,禾稼尽毁之时,该如何处之?那才是真正的措手不及,民心溃散,四方动荡!

届时,那些暗处宵小,必再以‘天罚’攻讦陛下德行!

而如今天机已泄于前!此非灾殃,实乃天赐之预警!陛下正可借此半年之先机,倾国之力,未雨绸缪。

掘卵、备粮、整军、安民……每一步皆可抢在蝗灾之前!

想到这里,长孙无忌脸上浮现出毫不掩饰的欣悦与叹服。

陛下真乃天命所归!

一场本该动摇国本的浩劫,竟因“死而复生”的昭阳公主,化为一场可防、可控、甚至可借此彰显陛下圣明、朝廷高效之战!

待来年,他处或有零星蝗患,而我关中因预防得当,损失锐减,百姓岂不感念陛下如天之德?

此非‘人定胜天’之明证乎?

这岂非……稳固陛下地位,震慑四方之良机?

想起三年前玄武门之变前夜,那个面色苍白却眼神倔强如小兽般的“死而复生”昭阳公主,那时,多少双眼睛盯着,喊着“妖孽祸国”、“当以白绫处之,以正视听”。

就连陛下,在惊怒与巨大冲击之下,也险些……险些下了那道无可挽回的旨意。

是他,是他长孙无忌,剖肝沥胆地劝:“杀之一人易,然‘死而复生’之事太过骇俗,若贸然处置,天下必生无数诡谲谣言!”

“不若暂且幽禁,细察其来龙去脉,或可窥得一丝天机也未可知……”

他当时更多是出于政治权衡,担忧皇室声誉受损,担忧陛下被诟病残忍。

何曾想过,当年那一跪一劝,救下的竟不仅仅是简诺的性命,更可能是……整个贞观朝的一场气运!

若非当年保下这“死而复生”的昭阳公主,怎会有这提前半年的预警?

这哪里是什么妖孽,这分明是……无意间撞破天机,为大唐引来一线生机的……福星啊!

这个念头让长孙无忌脊背窜过一阵战栗般的激动。

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,将那翻江倒海的情绪压下,再看向殿内李世民那坚毅的身影时,目光已充满了无比的庆幸和一种近乎虔诚的信服。

陛下当年的一念之仁,或许更多是出于复杂的情感,他长孙无忌的权宜之谋,竟阴差阳错地,为今日应对这场浩劫,埋下了最关键的伏笔。

这岂是人力所能谋划?这分明就是……天命在唐!

一股难以言喻的振奋感冲刷着方才的沉重,仿佛一道天光劈开了阴霾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