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一叶书库>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 > 第282章 心领神会(第2页)

第282章 心领神会(第2页)

他眼中充满了极其复杂的情绪,混杂着现稀世瑰宝的惊叹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深:“若……若陛下之忧警,真源出于殿下之……慧眼,这实在是……亘古未有之奇闻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可让我不解的是,”房玄龄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,“若真是公主示警,她为何不亲自面圣,反而要通过侍疾之机?而且陛下为何要将此事归于‘星象异动’?”

杜如晦沉吟良久,方道:“或许正因为公主身份特殊。玄武门之后,她自请出家,分明是要远离朝堂纷扰。”

“若直接建言,未免太过引人注目。而通过侍疾之便,既能将消息传达给陛下,又不至于打破她多年来的然姿态。”

“至于陛下……”杜如晦继续分析,“将功劳归于天象,既保全了公主的清静,又避免了朝野对公主过度关注。”

“毕竟,一位能预知天灾的公主,若是传扬出去……”

房玄龄缓缓颔:“如此说来,陛下此举,既是借天威以安民心,也是在保护公主。”

他长叹一声,“只是这般见识,这般手腕……竟出自一位深居道观的公主,实在令人难以置信。”

杜如晦目光锐利地扫过四周,确认无人窥听,才低声道:“公主殿下这些年看似隐居避世,莫非暗中仍在观察时政?否则如何能对农事天象有如此洞见?”

两人沉默良久,望着太液池上渐起的暮霭,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。

这位几乎被朝臣遗忘的公主,突然以这样一种方式显露出她的不凡,让他们在欣慰之余,也不禁生出几分隐忧。

“陛下深意,非我等所能揣度。”杜如晦最终打破沉默,“然则今日之事,足证陛下决策之明。无论消息来自何处,能挽救黎民于灾荒,便是社稷之幸。”

他心中波澜起伏:如此近乎“洞悉天机”之能,现于一位帝女之身,对于甫定天下未久、正值励精图治的贞观朝廷,对于皇室自身,究竟是祥瑞之兆,还是……?

陛下将其深深隐于帷幕之后,仅以“天示”为名,必是出于万全之虑,既是保护,亦是深知此事若宣扬出去,将何等的惊世骇俗,恐非国家之福。

“陛下之深意,渊深似海,非我等外臣所能窥测万一。”

杜如晦最终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清凉空气,强行将翻腾的心绪压入心底,恢复了平日那种山岳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刚毅神情。

“然则,这次之事,足证陛下宸衷独断,圣虑深远,虽暂为人所不解,实则泽被苍生。”

“无论‘天示’之源起为何,陛下能明察之、善用之、果断行之,化大患于未形,此便是社稷之幸,天下之福。至于公主殿下……”

他目光再次投向深邃的宫苑,语气变得极为慎重,“其慧黠如此,又能谨守本分,不露圭角,你我臣子,唯敬之,慎言之,足矣。”

房玄龄也收敛心神,颔道:“克明所言极是。吾等臣子,当谨守本分,竭力辅佐陛下,将后续事宜处理妥当,不负陛下这番苦心经营。”

他顿了顿,又似无意地补充了一句,“只是……日后若再有类似关乎国运之‘预感’,但愿陛下……

“能再多信赖我等一二,也好让我等有所准备,更能从容应对。”

这句话,暴露了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:

他渴望能更接近那个“秘密”,并非为了窥探隐私,而是出于一种极致的臣子责任心,希望能为君王分担忧患,更能理解那决策背后真正的脉络。

两人不再多言,默契地将这个话题埋藏心底最深处。

但从此以后,每当他们踏入宫禁,目光偶尔掠过那些朱墙碧瓦的深处时,心中都会不自觉地生出一种全新的、混合着敬畏与好奇的情绪。

那位死而复生、平日里或许只被视为陛下姐姐的昭阳公主,在他们心中,已然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至关重要的面纱。

他们隐约感觉到,这位公主的存在,或许将成为贞观朝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,其影响力,可能远所有人的想象。

而此刻的两仪殿内,李世民独自立于窗前,望着房、杜二人远去的背影,嘴角似乎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。

他深知这两位股肱之臣的智慧,方才那番半真半假的话,足以引导他们猜到些许真相却又无法证实。

这或许……正是他想要的结果。

有些力量,不需要公之于众,但需要最核心的追随者,心领神会。

喜欢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请大家收藏:dududu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