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去吧。"
尉缭与李斯并肩退出御书房,目光意味深长地掠过对方。
"廷尉大人宴席上言辞犀利,令丞相无言以对,今日朝议却为何力挺丞相?"
"宴席之争是宴席,朝堂议政是朝堂,场合不同,言辞自然有别。尉缭大人应当明白。"
"可怜我李斯不过区区廷尉,而尉缭大人即将位列三公,日后还望多多提携。"
"此言差矣。廷尉之职,多少人穷极一生亦不可得,而你李斯,短短时日便已登此位。"
"莫要吹捧。尉缭大人入秦后,王上待若上宾,你却欲潜逃。幸而王上惜才,非但不罚,反擢升为国尉,这才叫一步登天。这等殊遇,我李斯岂敢奢望?当年我曾被王上驱逐,若非能写几篇文章,今日尉缭大人怕是见不到我了。"
"何必如此刻薄?"
"是你先揭我旧事。"
大秦,函谷关。
守关将士如长矛般笔直挺立,纹丝不动。
守将虽得扶稣传信,但大军未至,诸将身份未明,他绝不敢擅开城门。函谷关乎咸阳安危,若有闪失,他万死难辞其咎。
他立于城头,极目远望。
远处,黑色王旗渐现,旗下秦军步伐整齐。黑甲红巾交相辉映,长戈在阳光下寒光闪烁。俯瞰之下,函谷关前宛如一片黑色怒涛。
斥候来报:"将军,确为王贲、蒙恬所率秦军!"
"传令,开关!诸将随我迎公子!"
"遵命!"
"这守将好大的架子,大军压境仍闭门不出,要五十万将士等他一人?"
"岂能凭一纸文书便开门?若如此,六国早诈开关门了。"
"公子,您终于回来了!"
"既至函谷,自然要归。"
关门缓缓开启,数骑飞驰而出。为将领至阵前躬身:
"拜见公子!"
"你是函谷守将?姓名?"
"末将涉间。"
"涉间?"
扶稣心中一震——竟是这位秦末死战不屈,最终引火的忠烈之将。
火光冲天,映照着大秦最后的辉煌,也映照着他与这片浴血奋战的土地共同走向终章!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扶稣望着熊熊烈火,思绪翻涌。他忽然翻身下马,大步走向涉间,亲手握住这位将军的手腕。
“竟是涉将军,久仰威名!”
王贲、蒙恬与涉间同时露出诧异的神情。
扶稣瞬间恍然——此时大秦初定,涉间尚是默默无闻的将领。失言了!
“公子听说过末将?”涉间疑惑道。
“未曾,但将军眉宇间尽是风云!”扶稣朗声道,“函谷关戍守辛苦,本公子代大秦谢过将军!”说罢郑重拱手。
涉间慌忙后退:“公子折煞末将!”
“将军不必推辞。”扶稣转而问道,“如今函谷关内尚有多少精锐?”
“禀公子,末将奉王命驻守此地,现有甲士八万。”
八万?抽调大军后仍有如此兵力?大秦的底蕴当真深不可测!扶稣暗自心惊。
“我军需回京复命,不便久留。他日有缘,再与将军言欢!”
“末将静候公子!”涉间抱拳。
扶稣翻身上马,扬鞭高喝:“全军整装!挺直你们的脊梁!让咸阳的父老看看,我大秦雄师何等气魄!让你们的妻儿为你们骄傲!都给老子拿出横扫六合的气势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