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新国尉后,尉缭总揽军务。诸侯虽强却难免内斗,他献计秦王:"当遣间离间各国,使其自相攻伐。"李斯善理朝政,尉缭则精于战阵谋划。
当时秦国良将如云,独缺统筹全局之帅才。尉缭补此空缺,为秦军制定战略方针。灭国大业中,秦王定策,尉缭便是那执笔画策之人!
秦王阅军毕,将五十万大军交由尉缭整饬,正欲起驾回宫。忽问扶稣:"随寡人回宫,抑或归府?"
扶稣恭答:"儿臣欲先谒见母妃。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秦王颔:"甚善。过后径来便是。"
"谢父王!"扶稣长揖相送。
待銮驾远去,扶稣向群臣一一见礼。李斯赞道:"公子兵不血刃取齐,实乃奇功!"
扶稣谦辞:"全赖国尉运筹。扶稣不过因人成事。"
众臣告退后,几位儒家师长上前叮嘱:"以文止戈,方显儒家真谛。然公子锋芒过盛,虽暗流暂平,犹需慎之又慎。"
茅焦、伏生等几位大儒轮番劝说。显然,先前那件事让他们心有余悸。作为他们亲手教导出来的,扶稣本该与他们理念相合。
可惜如今的扶稣早已脱胎换骨,再不是从前那个迂腐软弱的公子。这些启蒙恩师迟早会对他失望——但分封制绝不可行,注定要让他们分道扬镳了。
"臭小子,往后若敢亏待清秋,休怪老夫不客气!"王翦老将军重重拍着扶稣肩膀,指节捏得咔咔作响。
"老将军放心,改日定当登门致谢。您栽培出这般出色的女儿,倒是让扶稣捡了个大便宜。"扶稣忍着笑意抢先说道。
见这一老一少斗嘴,清秋又恼又羞,连忙上前解围:"爹,您先回府吧。今日多谢您了。"
"这就赶为父走?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!"王翦故意哀叹。
"爹爹!"清秋急得跺脚,"大哥二哥,快送父亲回府。"
王戍笑着搀扶老父:"爹,让小两口说说话吧。"
"好小子,连老子都敢管了?"王翦吹胡子瞪眼。
"儿子岂敢!"王戍连连摆手。
"放屁!"王翦抬脚就踹。
一旁的王贲忍俊不禁:"大哥,爹这是找由头撒气呢。"
"就你话多!"王翦转身又给次子一脚。
看着父兄们打闹,清秋扑哧笑出声来。能在这般和睦的家门长大,实乃她此生之幸。
"岳父大人真有趣。"扶稣忽然握住她的柔荑。少女耳尖顿时染上红霞。
"秋儿,这些年委屈你了。"扶稣指尖穿过她的指缝,十指紧紧相扣。
清秋噙着泪光,倔强地凝视夫君:"既为夫妻,荣辱与共。清秋只求常伴公子左右。"
扶稣忽然揽住她纤细的腰肢,另一手轻抚她额前碎:"生生世世,不离不弃。"
话音未落,他已将人拥入怀中。双唇相触的瞬间,天地间仿佛只剩彼此。
清秋脑中一片空白。自夫君归来,这般亲昵举动屡屡让她猝不及防。那个温润如玉的公子变得如此霸道,偏偏教她心如鹿撞。
公子学坏了——可她竟欢喜得紧。
他用满腔柔情抚慰清秋心中的伤痕,这般心意,最是动人!
清秋渐渐从恍惚中回过神来,开始回应他的拥抱。两人在咸阳城墙下忘情相拥,全然不顾往来行人的目光。
朝臣们早已散去,百姓们仍在军中寻觅亲人的身影。
亲人团聚,胜过世间一切珍贵!
这时,一队士兵瞪大眼睛跑了过来,转眼间便围成了个圈子。
"哇!不愧是公子,真有一套!"
"天呐!这也太甜了!"
正是扶稣身边的亲兵们——白怵、贺秦他们!
他们学着扶稣平日教的口哨和竖大拇指,一个劲地起哄。哨声此起彼伏,大拇指都快举到天上去了!
这阵仗让扶稣都有些难为情,更别说他怀中的佳人了。
清秋羞得将脸埋在扶稣胸前,连耳尖都红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