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一叶书库>大秦:改写历史,拓万里江土 > 第49章(第2页)

第49章(第2页)

“皇帝陛下万年!大秦永昌!”满朝文武齐声高呼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秦王朗笑道:“待登基大典后再行昭告天下。这‘皇帝’尊号,德配三皇,功五帝!”自此,华夏大地上崛起了空前强大的集权帝国。

公元前年,秦始皇确立皇帝尊号,达到了他统治生涯的顶峰,也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。这一至高无上的称号,从此成为封建时代统治者梦寐以求的权力象征。

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中,从未有人试图改变这个无比尊贵的称谓。从秦始皇创到年帝制终结,皇帝制度共延续了两千一百三十七个春秋。

"陛下,封号已定,不知当采用何种制度治理大秦?"李斯恭敬地请示。

"制度?寡人此前已与诸位重臣商议过,大秦国事"

"臣有本要奏!"丞相王绾突然出列。

李斯与尉缭交换了一个眼神——这位老丞相与儒生们还是不死心啊!

秦王被打断话语,虽有些不悦,但也明白丞相必有要事相禀。"丞相但说无妨。"

"谢陛下!臣以为大秦当效仿周制,分封诸子。扶稣公子等数十位皇子可分封为燕王、齐王、楚王此乃长治久安之策。陛下贵为天子,藩王自当俯称臣。"

李斯眉头紧锁——这分明是借确立帝号之机,行封建之实!

"住口!"秦王勃然大怒,"丞相可知自己在说什么?"

"老臣一片赤诚"

"荒谬!"李斯立即反驳,"分封之弊臣已反复阐明,断不可行!"

"但"王绾仍欲争辩。

"此事不必再议!"秦王厉声喝道,"自今日起,朝中再议分封者,杀无赦!众卿可都听明白了?"

"臣等遵旨!"

"丞相可听清楚了?"秦王目光如刃,直刺王绾。

年迈的丞相双手微颤,内心天人交战。

"王老慎言!"王翦等老臣急忙劝阻。

环顾四周同僚忧虑的目光,王绾终是深深俯:"老臣谨遵王命。"

"甚好!丞相归位吧。朕决定设立三公九卿之制"

百官之,三公之位!丞相、御史大夫、太尉权倾朝野!

丞相统摄朝政,九卿辅佐——奉常、郎中令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典客、宗正、治粟内史、少府各司其职,共理国事!

御史大夫执掌监察,纠劾百官,下设御史中丞,并遣监御史督查地方!

太尉总领军政,肩负战时调兵遣将之责!

自今日起,废除分封制,天下设三十六郡,六国旧地尽归郡县!郡下设县,郡守、郡尉、郡丞、郡监理政地方,而县令、县尉、县丞统领一县之事!

所有地方官吏,皆由寡人亲自任命,日后定期考核,能者居之,庸者退去!

诸位爱卿,可有异议?

“大王圣明!”群臣俯,不敢多言。除了议定帝号之事,其余大抵是秦王早已拟定,今日不过是告知众臣罢了!

“既无异议,数日之后的大朝会上,寡人便将推行新政,待大朝会毕,即行登基大典,告祭天地先祖,昭告四海,寡人将承天命,为华夏始皇帝!”

“臣等谨遵王命!”

“对了,郑国可曾回咸阳?”

“回禀大王,郑国已返!”

“传他即刻入宫!”

“诺!”

王贲见朝议已定,连忙上前奏报。

“大王,长公子伤势如何?”

秦王抬眼一瞥:“暂无性命之忧,但仍昏迷不醒。”

“整整一夜!中尉军、都尉军、咸阳府衙全力搜捕,竟无半点刺客消息!可笑!咸阳乃我大秦国都,寡人的长子竟于寡人眼前遇刺,凶手逍遥法外!如此下去,寡人岂不沦为天下笑柄!刺客潜伏多日而未被察觉,这咸阳所谓的戒备森严,简直荒谬!”

秦王目露厉色,杀意凛然!

“大王息怒!刺客若未离咸阳,必能擒获。眼下扶稣公子虽伤,但国事不可延误——大王请过目!”

王贲呈上三卷白帛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