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一叶书库>[三国]金手指是看广告 > 第122章 122 天下皆浊唯我独清(第1页)

第122章 122 天下皆浊唯我独清(第1页)

第122章122“天下皆浊,唯我独清。”……

马比马车更快。

虎牢关,谢乔刚刚接受了贾诩的投降,便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西面官道传来。

烟尘尽头,一个孤独的骑手正策马疾驰而来。

那人身上穿着的并非便于骑行的劲装,而是一身宽袖的朝服。

为了减少风的阻碍,他将身体死死压在马背上,双手攥紧缰绳,不断用脚後跟磕着马腹,榨取坐骑最後一点力气。

□□坐骑已是口吐白沫,显然是经历了一场不计马力的狂奔,从洛阳到虎牢关,至少百馀里路,没有片刻停歇。

谢乔擡起手,示意不必阻拦,静静等待那骑手冲到阵前。

直到那人勒住缰绳,谢乔才看清他的脸:头上的冠帽早已颠簸得不知所踪,发髻散乱,满是尘土,嘴唇干裂起皮,唯独一双眼睛,虽布满血丝,却透着坚毅与决然。

是议郎皇甫嵩。

皇甫嵩翻身下马,双腿因为长时间的骑乘而僵直,落地时一个趔趄,险些栽倒。

他扶着马鞍,目光越过士卒的长戟,落在在谢乔身上,眼中忽然闪过复杂的情绪。

谢乔心中了然,她此时被系统打上的标签包括【窃国巨盗】【草菅人命】【谋朝篡逆】等等,这无一不让他戴上了有色眼镜看她。

面对谢乔,皇甫嵩的手不自觉地按在了剑柄上,但随即又松开,他知道在这里拔剑毫无意义。

谢乔猜想,自己此时在他眼中,大概是恶贯满盈的贼寇,比之董卓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皇甫嵩强撑着站直了身子,竭力让自己的仪态不至于太过狼狈。他深吸一口气,毅然决然向前一步,目光扫过谢乔身後的几辆车驾,“天子可在车中?”

谢乔直视他的眼睛,平静地回答:“正是。”

“昭奕何为?”皇甫嵩的身形晃了一下。

谢乔神色不变:“奉天子以令不臣。”

闻言,皇甫嵩眼中仅存的微光黯淡下去,透出彻骨的失望。

“当年一别,不觉昭奕已成如今。当初黄巾乱,昭奕千里勤王,为国为民,何其忠勇。”

谢乔拱手揖礼:“皇甫公明鉴,公洞悉世事,岂非不知。今日之乱,病根不在董卓,在于汉室倾颓,朝令不出洛阳。”

“今天下,董卓虽除,去了董卓,尚有王允。去了王允,亦有袁绍丶曹操之流。天下诸侯俱视天子为奇货,挟之以自重,此後攻伐不休,战火连绵,百姓何辜?”谢乔语调渐冷,“可以想见,此後百年,中原大地皆为焦土,饿殍遍野,白骨蔽日。”

皇甫嵩沉默了。

他征战一生,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。平黄巾,讨边章,所见所闻,无一不在印证着谢乔的话。

这天下,早已千疮百孔。

但他所受的忠君教诲,让他无法认同眼前的行为,无法认同眼前这挟持天子丶自封权柄的行为。

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:“话虽如此……然君臣之义,乃立国之本。纵有千般缘由,万般说辞,挟天子以令诸侯,终为不臣之举!”

谢乔:“我与诸侯不同,他们图的是一己私利,家族门楣。我所求,乃天下万民。我奉天子前往梁国,非为囚禁,而是拜谒圣人,修习真正的帝王之术。待天子学成,明辨是非,能亲掌朝政之时,乔自当还政于君,解甲归田。

“若届时昭奕不愿还政,又当如何?”皇甫嵩一针见血。

权力是世间最烈的毒药,一旦沾染,无人能够戒断。

尤其是权力顶端的滋味,一旦尝过了,没有人愿意再放弃。古往今来,无一例外。

谢乔迎着他的目光,一字一顿:“天下皆浊,唯我独清。”

她顿了顿,语气稍缓,“公可以给我三年,公且看三年。天子入梁,三年之後,天下如何,自有分晓。”

“国祚系于雒阳,天子不可一日离京。”皇甫嵩的态度没有丝毫动摇,他用尽最後的力气,一字一顿地请求,“请大司马,送天子还都。”

“雒阳是帝都,但天子亦可巡幸四方。天子为求学而入梁国,于天下百姓而言,是一段佳话。”

“天下局势动荡,天子当坐镇皇城中枢,以安万民之心。某可亲身入梁,代天子求圣人入京辅政。”

“圣人踪迹缥缈,只在梁地。”谢乔的回答斩断了他最後的希望。

“此圣人,”皇甫嵩的声音嘶哑,带着一丝血气,“究竟是天下的圣人,还是昭奕一人的圣人?”

这话问到了关键,到现在的处境上,没有必要骗他,也骗不了他。

谢乔说:“可以是我一人的圣人,也可以是天下人的圣人。”

皇甫嵩听完,缓缓拔出了腰间的佩剑。

周围的亲兵见状,立刻按住刀柄,气氛骤然紧张。

皇甫嵩却并未将剑尖指向任何人。他双手持剑,横于胸前,然後缓缓跪下,将剑放在地上。

“某在此,”皇甫嵩擡起头,目光如炬,直视着谢乔,“大司马若执意东行,便请从某的尸身上踏过去。”

他跪在官道中央,像一座固执的石碑,身後是雒阳,身前是谢乔的千军万马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