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一叶书库>女帝,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> 第119章 大赦天下 轻舟已过万重山(第2页)

第119章 大赦天下 轻舟已过万重山(第2页)

宗文突然举起半块:“阿爷,这个给娘吃吧,娘在地里忙活一天了。。。”话音未落,宗武已经把自己那份掰下一角,油汪汪的小手举得高高。

杜甫到菜地时,杨氏已经把土豆栽种完了,和他说的几乎没什麽分别。规规整整的。

“郎君,该用晚饭了。”

杨氏也没有耽误做晚饭,之前家中缺粮,而现在终于有了米和油,根本不愁吃饭。

杨氏自然也有心情做饭。

这时候村里突然骚动起来。铜锣声由远及近,里正嘶哑的喊声传遍每个角落:

“圣人大赦天下——新皇登基,大赦天下——”

铜锣声划破夔州湿冷的晨雾,沿着瞿塘峡嶙峋的岩壁来回激荡。江面上漂浮的渔船纷纷转向,船夫们撑着竹篙挤向岸边,惊起一群正在浅滩觅食的白鹭。

此时长江水裹挟着巴蜀的落花,在漩涡中打着转儿向东流去。

李白所乘的贬谪之船正泊在白帝城下的码头。这艘斑驳的官船已经航行了三个月,船板上积着厚厚的青苔,桅杆上挂着的破帆布在细雨中耷拉着,提不起精神。

“姐夫!姐夫!”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突然从船舱里钻出来,手里还攥着半块干硬的炊饼。这是李白的妻弟宗璟,自从李白被贬夜郎,他便一直随行照料。

“岸上好像有动静!”

李白缓缓从船舷边支起身子,浑浊的目光穿过雨帘。但见山道上尘土飞扬,一匹枣红色的驿马正踏着碎石疾驰而来,马背上的差役手持黄绢文书,腰间铜铃铛铛作响,惊得路旁的杜鹃扑棱棱飞起一片。

宗璟激动地抓住李白的衣袖:“会不会是。。。”话音未落,岸边的差役已经扯开嗓子:

“圣人大赦天下——新皇登基,大赦天下——”

李白的手指猛地掐进船板,三寸长的木刺扎进掌心却浑然不觉。赦书!这三年零四个月又十八天的流放,终于等到了尽头!

“姐夫!我们自由了!”宗璟喜极而泣,这个一路来默默照顾诗人的年轻人,此刻终于卸下了沉重的担子。他想起临行前姐姐的嘱托,想起这些月夜在船头为李白温酒的场景,更想起那些在驿站里为保护李白免受欺辱而与人争执的日子。

李白踉跄着站起身,破烂的衣袍在江风中猎猎作响。三年来郁结在胸中的块垒,此刻化作一声长啸冲口而出:

“朝辞白帝彩云间——”

这声长啸惊得老渔夫手中的渔网“扑通“坠入江中。宗璟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李白,却见诗人颤抖的手抓起那个缺了口的粗陶酒壶,仰头痛饮。劣质的浊酒顺着花白的胡须流淌,打湿了衣袍,不过依旧不改豪气。

“千里江陵一日还——”

第二句出口时,江面上的渔火似乎都为之一颤。宗璟突然想起三年前送别时的场景:姐姐强忍泪水为李白整理行装,年幼的侄儿抱着父亲的腿不肯松手。如今终于可以回家了!他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,却发现李白已经躺在船头,:

“两岸猿声啼不住——”

宗璟知道,这是姐夫在作诗。他赶紧从行囊中取出珍藏多时的宣纸,却被李白挥手制止。

“轻舟已过万重山!!!”

这一声长吟穿云裂石,惊得江心一群白鹭冲天而起。李白颓然坐起又倒下,泪如雨下。宗璟跪坐在他身旁,轻轻拍打着诗人的後背,就像这一路上每次李白醉酒时做的那样。只是这一次,他清楚地感受到姐夫的肩膀在剧烈颤抖——三年来压在心头的那座“万重山”,终于在这一刻土崩瓦解。

“宗璟啊。。。”李白突然抓住年轻人的手,“这些年,苦了你了。”

宗璟摇摇头,想起这一路的艰辛:“姐夫言重了,能随侍左右,是小弟的福分。”

远处的山路上,几个背着柴捆的樵夫听见江中传来的长吟,不由得驻足聆听。这些终年与斧斤为伴的汉子不会知道,这四句即兴之作将成为千古绝唱;更不会知道,写下这诗句的诗人,胸中正翻涌着怎样的大江大河。

暮色渐浓时,李白终于平静下来。他整了整破烂的衣冠,对着江水深深一揖。宗璟站在他身後,看着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诗人,如今已是两鬓斑白,不由得心中一酸。夜色完全笼罩江面时,白帝城头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。宗璟取出一件干净的衣衫披在李白肩上:“姐夫,夜深露重,进舱休息吧。”

李白却拉着他在船头坐下:“你看这江水,日夜不息地东流。人生在世,不过如此。”他指着远处隐约的山影,“记得当年与你姐姐初遇时,也是在这样一个春夜。。。”

宗璟静静地听着,这是三年来李白第一次主动提起家事。二人难得放下了心中的担忧,清闲的坐在船舱中聊家事。

“宗璟,收拾行装吧。”李白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明,“明日一早,我们啓程东归。”

“是直接回豫章吗?姐姐和孩子们一定。。。”

李白摇摇头道:“不,先去寻杜二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者有话说:

当杜甫打开家门发现李白跨越千里来寻他:太白兄[星星眼][星星眼][星星眼]你是特意来寻我的吗?

李白:“诸葛大名垂宇宙…。。唉,杜二你怎麽哭了?”

杜甫:“原不是特意寻我来的[爆哭]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