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一叶书库>女帝,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> 第131章 一纸风行 这朝堂危矣(第3页)

第131章 一纸风行 这朝堂危矣(第3页)

“砸锅卖铁?王尚书好大的口气!你来?当这个家试试!”户部尚书反唇相讥。

“好了!都给朕闭嘴!”皇帝被吵得头痛欲裂,猛地一拍御案。争吵声戛然而止。

他疲惫地坐回龙椅,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xue。一边是必须剿灭的丶已然成气候的叛匪和奇耻大辱,一边是捉襟见?肘的国库和可能引发的更大动荡。

他感到身下的龙椅是如此的冰冷,为什麽当初看着的时候不觉得呢?

一直冷眼旁观的丞相秦正明,此刻缓缓开?口:“陛下,王尚书与户部尚书所言,皆有其理?。松阳逆匪,确已成心腹之患,不可不除。然,户部之忧,亦非虚言。老臣以为,或可……双管齐下。”

“哦?丞相有何高见??”皇帝看向自己最倚重?的丞相。

“一方面,”丞相慢条斯理?地说道?,“陛下可下旨,严令周边州县加紧戒备,封锁通往松阳县的一切道?路,特别是盐铁粮帛,绝不允许一粒米丶一尺布流入贼境。同时,可令各地细作加紧探查贼巢虚实?,尤其是那报纸之源,若能捣毁,必能重?创其蛊惑人心之能。”

他顿了顿,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,继续道?:“另一方面,陛下可着手遴选将才?,调拨京营及各地堪战之兵,筹备下一次征剿。粮饷之事?,老臣以为,或可仿效旧例,号召天下忠义士绅丶豪商巨贾,捐输助饷,许诺事?後按功行赏,或给予盐引丶爵位等褒奖。非常之时,当行非常之法。”

这是要发动民间富户出?血了。衆臣心中明了,这固然能缓解一部分压力,但操作起来?,必然又是层层盘剥,最终负担还是会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?。

“那卢志云投敌之事?,又当如何?”皇帝追问,“难道?就任由他逍遥法外,甚至助纣为虐?”

“陛下,卢志云父母老迈,其宗族仍在故里。”丞相秦正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,“可立即下旨,将其父母宗族尽数下狱,严查其通敌嫌疑。同时,昭告天下,历数卢志云叛国罪状,将其定为十恶不赦之奸逆。如此一来?,既可泄天下之愤,亦可警示他人。”

皇帝沉吟着,这似乎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案了。

然而,就在他准备开?口之时,一个清朗却又带着几分倨傲的声音从文官队列中传出?:

“陛下,臣以为,丞相之策,虽是老成持重?,却未免过于?兴师动衆,劳民伤财了。”

衆人循声望去,说话?的却是新晋的礼部侍郎。年纪不大,口气却大。

“侍郎有何高见??”皇帝挑眉。

侍郎出?班,躬身一礼,姿态优雅:“陛下,想那松阳县,不过一隅之地,贼衆即便裹挟流民,又能有多少?五万?十万?顶天了!卢志云之败,败于?己身无能,中了诡计,非战之罪,更非贼寇真有滔天之能。若因一县之乱,便如临大敌,四处调兵,甚至要号召捐输,岂非让四夷番邦看了笑话??显得我朝无人,惧怕了这群草寇不成?”

他话?语中的轻蔑之意?,比王尚书更甚几分。

“那依你之见?,该当如何?”丞相秦正明冷冷问道?,他对这个幸进之徒素无好感。

侍郎微微一笑,成竹在胸:“陛下,臣听闻,那松阳贼首之中,亦有如杜甫这般,曾是读书人。那个诸葛亮,想必也读过几句圣贤书。他们作乱,或因一时困顿,或因仕途不顺,铤而走?险。如今他们虽侥幸胜了一场,但心中必然惶恐!毕竟,与整个天下为敌,岂是易事??陛下乃真命天子,天下共主,若此时能施以天恩,予以招安,许以高官厚禄……”

“招安?”

皇帝猛地打断他,声音陡然拔高,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愤怒,“你让朕去招安一群反贼?一群让朕损兵折将丶颜面扫地的逆匪?还要许以高官厚禄?你这简直是……荒唐透顶!”

“陛下息怒!”侍郎似乎早料到皇帝的反应,不慌不忙地解释道?,“此招安,非真招安,乃缓兵之计也,亦可称为离间惑敌之策。”

他上?前一步,侃侃而谈:“陛下可派一能言善辩之士,持圣旨前往松阳。明面上?,许那姜戈一个节度使,许那诸葛亮一个太守,甚至许那杜甫一个翰林待诏!陛下试想,这群贼寇骤然得势,内部岂是铁板一块?骤然见?到朝廷许以如此厚禄,几人能不心动?几人能不起疑?那姜戈或许还想顽抗,那诸葛亮难道?就不想光宗耀祖?那杜甫难道?就真甘心一辈子背负反贼之名?”

“封官许愿,必能使贼寇内部互相猜忌,心生间隙。此其一。”

侍郎越说越自信,“其二,使者前往,亦可窥探贼巢虚实?,摸清其布防丶粮草丶人心向背,为我大军日後进剿提供情报。其三,此举可彰显陛下宽仁圣德,怀柔远人,不仅能暂时稳住贼寇,更能迷惑天下人,堵住那些?说朝廷逼反良民的悠悠衆口。待其放松警惕,内部生乱,我大军突然压境,岂非事?半功倍?届时,是剿是抚,还不是陛下您一句话?的事??”

侍郎的话?,带着强烈的诱惑力。尤其是“缓兵之计”“离间惑敌”“窥探虚实?”这几个词,让刚刚经历惨败丶内心既愤怒又有些?忐忑的皇帝,不由得心动起来?。是啊,如果能用一纸空文就换来?敌人内乱和喘息之机,何乐而不为?

这似乎比丞相那稳妥却耗资巨大的方案,更显得高明巧妙。

“荒谬!荒唐!”

白达海却气得浑身发抖,指着侍郎骂道?,“此乃误国之论?!高侍郎!你对那群贼寇一无所知!他们绝非贪图富贵之辈!那姜戈提出?均田免赋,那诸葛亮自比管乐,其志岂在一官半职?你此举,非但不能离间他们,反而会让他们看清朝廷的虚弱和无可奈何!只会助长其气焰,让天下人耻笑朝廷无能!这是养虎为患!陛下,万万不可啊!”

“太尉此言差矣。”侍郎反唇相讥,“下官并非不知贼寇野心。然,非常之时,当用非常之策。若能以最小代价平定祸乱,些?许虚名,暂时忍辱,又有何妨?总好过劳师动衆,耗尽国库,甚至可能……再度损兵折将吧?”

“你!”太尉气得险些?晕厥过去。

朝堂之上?,再度陷入激烈的争吵。主剿派与主抚派争论?不休,互相攻讦。

“够了!”皇帝被吵得心烦意?乱,他猛地站起身,目光扫过争执不休的群臣,脸上?充满了疲惫与挣扎,最终化为一丝冰冷的决断。

“丞相。”

“老臣在。”

“就依你之言,即刻下旨,锁拿卢志云宗族,严查问罪!昭告天下,斥其逆罪!另,着兵部丶户部,尽快议定剿贼方略,筹措兵饷!周边州县封锁之事?,由你统筹。”

“老臣遵旨!”丞相躬身领命。

皇帝又看向侍郎,眼神复杂:“高爱卿。”

“臣在。”

“你的法子……不妨一试。朕就予你一道?空白诏书,着你全权负责此事?,遴选干练之人前往松阳招安。记住,朕要的是离间,是虚实?,是缓兵之机!若真能不成而屈人之兵,朕记你首功!若是办砸了……”皇帝没有说下去,但眼中的寒光让人心里一凛。

“臣……领旨!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侍郎强压住内心的喜悦,躬身退下。

“退朝!”皇帝拂袖而去,留下身後一群心思各异的臣子。

白大海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,又看看面露得色的侍郎和沉默不语的丞相,长长地叹息一声,佝偻着背,缓缓向殿外走?去。

他知道?那一纸招安的诏书,非但不能换来?和平,反而会像一滴冷水落入滚油,激起松阳县更强烈的反抗火焰,也会让天下心怀不满之人,更加看清这座煌煌庙堂的外强中干。

这朝堂危矣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者有话说:好想改笔名[化了][化了][化了]主公们,臣稍稍来迟[让我康康]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