舷窗外的平衡絮,是歪的。
有的沉得往下坠,像坠着块铁;有的飘得往上飞,像牵着根线。
碰舰身,沉絮刚沾着飘絮,就一头栽下去——
连“挨在一起”的稳,都没了。
捏在指尖,想让沉絮和飘絮持平,它们偏一头沉一头轻。
“平衡能量,歪了。”暗皱眉,看着指尖的絮,刚扶稳,又歪了。
全维共生水晶的光,是偏的。
淡金里裹着白,左边的光暗得像蒙了布,右边的光亮得晃眼。
晶伸手摸水晶,左边的凉得刺骨,右边的暖得烫——
连“冷热”都失了衡。
“连晶壁的光,都没了稳。”她轻声说,手往中间挪,想找个不冷不烫的地方。
轮的轮回杖,垂着青金色的光。
光扫过星界投影,投影里的山歪了,水往一边流——
本应山立稳、水平淌,现在山斜着,水聚成了洼。
“忘川海的魂体说,平衡源在凝衡谷。”
“谷里的平衡心秤,秤杆断了。”
传承号落拾衡镇。
镇口的平衡柱,是斜的。
柱本应直得像笔,现在歪得像被风吹弯的草。
柱旁放着个老平衡秤,木杆裂着纹,秤砣掉在一边,没挂在秤钩上。
一个老人蹲在秤旁,手里攥着秤杆,没敢扶。
老人是平衡伯,守衡人。
“别碰柱,没平衡了。”
平衡伯想把秤砣挂回秤钩,手刚举起来,秤杆就往另一边歪。
“三天前,来场失衡雾。”
“雾沾哪儿,哪儿的平衡就歪。”
他想让秤杆平,压着这头,那头就翘;扶着那头,这头就沉——
连“秤杆持平”的稳,都做不到。
“以前,这秤一称东西,杆就平,镇里的买卖都靠它。”
一个小男孩跑过来,攥着块旧平衡帕。
布的,帕上绣着小秤,秤杆歪着,秤砣掉在帕角。
男孩是小平衡,平衡伯的孙子。
“这是奶奶留的。”
他想把帕上的秤砣绣回秤钩旁,针刚扎下去,线就歪了。
“奶奶说,帕上的秤是‘稳秤’,看着它,做事就不慌。”
现在,看着歪的秤,小平衡的眼泪掉在帕上:“平衡歪了,我连端碗水,都要洒一半。”
众人跟着往里走。
街是晃的。
有人端着碗水,碗往一边斜,水洒了满手——
本应碗持平、水不洒,现在碗歪着,水往沉的一边流。
有人在称米,秤杆一头沉,米倒多了,袋子都撑破了——
本应秤平米够,现在秤歪米溢,没了准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