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修炼时,灵气是顺着固定的经脉走,像溪水必须沿着河床流;可此刻,我试着用梅花印去"引导"——不是驱赶灵气,而是像哄孩子般,顺着它们的性子,带它们去该去的地方。
第一缕灵气动了。
它原本该往丹田走,此刻却拐了个弯,顺着我新引的分支往手肘去了。
我心跳如擂鼓,额角渗出细汗。
温尘不知何时跪在我身侧,掌心贴着我后心,将他的灵气渡进来做缓冲——他的灵气像浸了沉水香的温泉,裹着我的灵气慢慢往前推。
"对,就是这样。"他的声音像一根定海神针,"放松,你比自己想象的更清楚该怎么做。"
纸页上的经脉图突然出微光。
那些游走的线条与我体内的灵气轨迹重合了!
我感觉有什么东西"咔嗒"一声在识海里落下,像是锁芯终于对上了钥匙。
原本滞涩的灵气突然变得轻快,像挣脱了枷锁的鸟,顺着新的经脉路线盘旋上升,在头顶聚成小小的光团。
"成了!"我睁开眼。
眼前的温尘被光团映得眉眼亮,他嘴角翘着,我却从未见过他这样的表情——不是平日的沉稳,而是像看着什么珍宝破茧时的温柔。
"才第一步。"我喘着气笑,可指尖还在抖。
方才那瞬间,我清楚地感觉到经脉在"生长",像春天的藤蔓,顺着灵气的方向抽新芽。
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突破境界,而是让修炼体系本身"活"过来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"但足够证明方向对了。"温尘伸手接住我头顶的光团,灵气在他掌心流转片刻,又轻轻推回我体内,"你创造的不是功法,是可能。"
案上的《千机变》突然自动翻页,露出下一幅图。
这次的经脉更复杂,分叉更多,却让我想起紫灵说的杂灵根兼容问题——如果能让经脉根据灵根属性自我调整,那些被传统功法判定为"废柴"的修士,是不是也能有出路?
"明日我去藏书阁找《九灵典》。"我摸着烫的纸页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接下来的步骤,"紫灵说过,杂灵根的修炼要参考上古的调和之法,或许能和这个"
"叩叩。"
洞外突然传来敲门声。我和温尘同时抬头。
"萧仙子,"是守洞弟子小竹的声音,带着几分犹豫,"玄风长老说说他有事要见您。"
洞外的雪粒被风卷着撞在石门上,小竹的声音裹着寒气渗进来,我后颈刚褪下去的凉意又爬了上来。
温尘的手还停在我肩窝,指腹轻轻摩挲了两下——这是他从前哄我平复情绪时的小动作。
"请长老进来吧。"我对着石门应了一声,声音比预想中稳。
石门外传来玄色云纹皂靴碾过积雪的声响。
门被推开时带起一阵风,吹得案上《千机变》的纸页哗啦翻卷,玄风长老的身影裹着冷冽的松香挤进来,腰间那串玄铁铃当啷作响。
他雪白的寿眉拧成两簇霜,目光先扫过我盘坐的蒲团,又落在摊开的《千机变》上,嘴角抿成一道冷硬的线:"萧仙子倒是好兴致,大冷天的不歇着,偏要折腾这些旁门左道。"
我站起身,温尘顺势替我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袖。
紫灵不知何时从阵雾里转出来,正站在玄风长老侧后方替他拍去肩头积雪,动作轻柔得像哄炸毛的雪豹:"长老这是说的什么话?
瑶瑶研究的是上古传承,怎算旁门?"
"上古传承?"玄风长老拂开紫灵的手,袖中拂尘"啪"地甩在石桌上,震得烛台摇晃,"我在藏经阁守了三百年,没见过哪本古籍写着让经脉自己长这种荒唐话!
萧仙子,你可知前日演武场那几个跟着你学梅花阵的杂灵根弟子,今早吐了血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