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脆!”
&esp;&esp;“好吃!”
&esp;&esp;“……就是有点少。”
&esp;&esp;郑国公也觉得,看着鼓鼓囊囊一包,每人两三条就分完了。
&esp;&esp;赵凝把包装袋抻平,想到谢瑾嘱咐的扔火堆里烧了,思来想去决定好好珍藏。
&esp;&esp;零食分完了,大家彻底长舒一口气。
&esp;&esp;郑国公忽然想到一桩事情:“凝儿,送去的米面粮油怎么又带回来了?”
&esp;&esp;赵凝伸出五根手指:“阿爷,药费诊费算起来,一共五袋米。”
&esp;&esp;“才五袋米?!”
&esp;&esp;整个花厅的人又一次惊呆了!
&esp;&esp;赵凝解释:“本想让管事把米面粮油都送上去,当作国公府的心意,但是医者问了邵馆长,说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。不能因为是郑国公府,就平白收这么多。”
&esp;&esp;一时间,郑国公先是惊讶,然后是捂脸,最后一声叹息:“儿啊,你们有机会都带着自家子女上飞来医馆一趟,去见识什么是真正的鬼斧神工,什么是妙手仁心。”
&esp;&esp;“是!”六个儿子齐刷刷地行礼。
&esp;&esp;“今日晚食不用等本王了。”郑国公说完就匆匆离开花厅,头也不回地向大门外走去。
&esp;&esp;“您去哪儿?!”
&esp;&esp;“不可说!”
&esp;&esp;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。
&esp;&esp;赵凝拉着阿娘走出花厅,沿路说着悄悄话:“飞来医馆的医者说了,补药不能乱吃,有害无益,女儿再也不要吃了。”
&esp;&esp;“行!听你的,听飞来医馆的!哎哟,阿娘香香的心肝宝贝又回来了,可太高兴了!”
&esp;&esp;“阿娘,医者还说了,身体健康就行,太胖了不好,女儿不要再吃那么多了!”
&esp;&esp;“好,好,什么都好……”
&esp;&esp;
&esp;&esp;郑国公离开国公府,看了眼天色,头顶一半乌云,一半晚霞如火,遮蔽半个国都城,这天还真是变幻莫测,也不知道飞来医馆是如何知道何时下雨何时晴的?
&esp;&esp;不知飞来医馆是否愿意教观天之术?
&esp;&esp;正想着呢,郑国公踩着马凳的左脚忽然停住,哎呀,齐王正在文德殿忙得不可开交,不知他亲自营救的郑院使全家怎么样了?要不要去看看?
&esp;&esp;还挺巧,同样忙得不可开交的魏国公府马车刚好经过,帷裳撩起,魏国公招呼道:“赵国公,快夜禁了还出门?”
&esp;&esp;“不放心。”郑国公的眼神难掩担忧。
&esp;&esp;郑国公、魏国公、先帝和大长公主是多年搭档,是四人里最没上进心的,不知为什么,明明是有勇有谋的郑王殿下,偏偏就带着莫名其妙的颓废。
&esp;&esp;直到大郸南北受敌,两名骠骑大将军奉命出征,偏偏户部补给军马粮草辎重不利,眼看着双军即将断粮断军饷,大郸处于危急关头。
&esp;&esp;郑王殿下临危受命,一改平日“活着挺好,死了也行”的颓废,亲自带人重整补给线,出色完成各种调派事务。
&esp;&esp;以至于大长公主和魏国公出征,都请先帝让郑王当自己的督军,而先帝却打算派他当钦差查盐税之事。
&esp;&esp;争执不下的结果就是,郑王殿下先给大长公主当了督军,然后又在魏国公出征时当督军,班师回国都城后只休了一个月,又当了钦差查盐税。
&esp;&esp;再回来以后,先被封了郑国公,再被封为“知大宗正司事”,掌管大宗正司事务,专心打理皇族内部事务,完全不理朝政,除了宫宴很少露面。
&esp;&esp;郑国公像之前那样,在大郸风雨飘摇之际,又一次站了出来,与魏国公和大长公主一起,合力将十三皇子赵鸿推到了齐王的高位,还会将他推上帝位。
&esp;&esp;现下,秦王和晋王党羽众多,虽然秦王已死,但晋王还活着,危险时刻都有,意外也随时可能发生,不能有半点放松。
&esp;&esp;郑国公向魏国公比了个手势,又交换了眼色,仿佛重新回到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时候,两家马车在国公府门前交错而过,在外人看来只是打了个招呼,仅此而已。
&esp;&esp;马车匆匆停在长信宫门外,郑国公踩着马凳下车时,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,不是很肯定:“郑院使?”
&esp;&esp;背影循声转来,正是被收押入狱又获得特赦的郑院使,短短几日时间,头发灰白,仿佛老了十岁,但眼神却像往常一样坚定,恭敬行礼:“见过郑国公。”
&esp;&esp;“本王记得齐王殿下命人将郑院使送回家去,六日后再到太医院复职,今儿才第三日。”
&esp;&esp;也不对,郑院使穿的不是院使服,而是自家常服,看起来与寻常百姓没有任何差别。
&esp;&esp;大郸官员待遇极好,但仅限于三品及以上的,像郑院使这样的五品京官,日常生活与百姓并无多少差别,顶多就是有官粮可以领,再无其他。chapter1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