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一叶书库>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> 8090(第13页)

8090(第13页)

沉默不语。

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

这一别,他们此生就如参星和商星一般,一个升起时,另一个落下,此生再难再相见了。

“千夜,珍重!”

第87章

“哎!这结果还真是出人预料啊!可我怎么看到这里,又有点难过,可又觉得也挺好呢!”

曹家族学里,三姑娘曹韵语气有些感慨的道。

“我也是!”

坐在她前面的曹溪闻言,也一脸赞同的道:

“之前,我觉得神仙妹妹最后能和十七郎在一起,就是一个最好的结局,但是看到这里,才发现,居然还能有另外一种选择,唔,神仙妹妹成为主政西夏的太后,也很好啊!说不定她以后会成为吕后和窦太后那样的人物,留名青史哪!”

曹溪之前还担心两人最后不能在一起,专门给杨蔓娘写信呢,此刻却觉得自己之前的而想法太天真了,墨瑾公子的安排反倒最合适。

曹晴闻言也一脸赞同的附和道:

“我也觉得,别人终究都是靠不住的,你看当年皇帝和长公主关系那么好,神仙妹妹还是长公主唯一的女儿,都被皇帝舅舅送去和亲了,谁又知道她在异国他乡的艰难,十二年好不容易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,怎么可能再放弃呢,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了!”

年纪最小的小妹妹曹绵还没有被现实毒打过,比较感性,有些接受不了这么虐的结果,一脸难过的道:

“可是,十七郎对她也是真心的啊,他用半生来等待她,都没有成亲!他少年时候吃了那么多苦,被人那么欺负都没有哭过,但是千夜拒绝了他,他哭了,天哪,看的我好心疼啊。”

大家虽然理解千夜的选择,但是本来心里就有些遗憾的,听了曹绵的感慨,也忍不住纷纷为两人叹息:

“额,那倒也是,他们都没错,也都还心悦对方,但是太可惜了,时移世易,物是人非,现在的他们已经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,十七郎要受先帝托孤,要为大宋鞠躬尽瘁,神仙妹妹也有自己的志向,只能说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”

“这结局让我想起之前看墨瑾公子的第一本书,陆逸尘说的那句诗,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哎,若是时间永远停留在初见之时,该多好啊!”

“人总要长大的。我倒是觉得,神仙妹妹虽然没有和十七郎在一起,但她这一生还是很圆满,既得到了十七郎的真心,又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,又有哪个女人能做到呢?”

“不错,神仙妹妹确实很让人羡慕。现实中又有哪个男人会像十七郎这样,用半生来等待一个人?又有哪个男人能有十七郎的心胸,愿意理解神仙妹妹最后的选择?”

“你们说,既然神仙妹妹拒绝了他,十七郎会娶别人吗?”

“当然会!”

朱骷楼茶馆儿里。

满脸虬髯的祝老三一脸愤怒,蒲扇般的大手一拍桌子,忿忿的道:

“必须娶亲!十七郎总得留个后!他可是摄政王,太尉,太子太傅,这么大的家业,怎么能没有人继承!”

“就是!那千夜竟然为了权力,抛弃情郎,我实在是为十七郎不值!等她十二年干啥!他在大宋又不是娶不上媳妇!之前那大宋太后还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,那可是嫡公主呢!”

显然,相比于女人们的理解和遗憾,男人们则都无法理解神仙妹妹的选择,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女人居然会胆大包天去选择权力,这还了得,这可是他们男人的专利啊!

所以,这会子都看千夜不顺眼了,也不叫神仙妹妹了。

一个个义愤填膺的讨伐起来:

“呔!果然最毒妇人心,这女人狠心起来,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!”

“就是,这千夜果然不是个好女人,不安于室!一点都不知道三从四德!”

可以说,杨蔓娘的新章节一出,满京哗然,汴京人对神仙妹妹的态度可以说瞬间两极分化。

女人们则更喜欢更心疼她了,男人们却恰恰相反,虽然不是全部,大几乎一大半男读者都很不爽神仙妹妹的选择,甚至很多男读者都写信要求杨蔓娘让十七郎也尽快娶亲的。

某种程度上来说,也算是爱之深,责之切吧。之前有多喜欢神仙妹妹,现在就有多不爽。

就连《虹桥小报》上,也有一个叫章公非张公的撰稿人,很是阴阳的点评了最新章节。

大抵意思就是,他原本是很喜欢神仙妹妹的,尤其是和亲之前的那次告别,让他看出了她的深情和身不由己,也让她在他的心目中地位非常的高。可是如今十七郎亲自求亲,她竟然为了权力拒绝了,难道之前的那般告别,都是惺惺作态不成?难道他对十七郎的感情是假的吗?

这篇评论还引起了许多男人的讨论和认同。杨蔓娘自然也是看了的,不过她却没有时间回应什么。

如今《杨卿臣的随身师父》也写了好几个月了,已经到了最后的大结局,她必须全力以赴。

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

这是杨卿臣人生最后一次踏上西夏的土地,也是他和千夜最后一次相见。

接下来的七年,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大宋,一直在南征北战中度过,率军深入大定府,击败了北方的辽国,金国,南下成都府和泸州,征服了吐蕃诸部和西南夷,后南下泉州,乘船出海,击败了当地驻军,占据了琉球。

可以说,随着他的足迹,大宋的边境线在不断地扩张,他将大宋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的同时,他本人在军中的个人威望也在无限的拔高,是大宋将士心中当之无愧的军神。

十年午时正,汴京各大城门全部开启,迎接军队的凯旋。这已经是大宋的惯例,当年他第一次击败金国,才十一岁的小皇帝便亲率百官迎接他归来,时隔近五年,当他从琉球归来,十六岁的年轻皇帝,再次亲率汴京六品以上官员,来陈桥门迎接自己入城。

陈桥门外,杨卿臣在三千亲兵的护卫下,骑在高大的西域骏马上,横戈立马,望着皇帝身后朝服整齐,神色复杂的同僚们,面无表情。

这两年他不在京,皇帝身边之人的心思便越发的复杂,朝中多了两名叫于晖和张齐的官员,一直进言说自己功高震主,有不臣之心,要皇帝罢免自己的摄政王和太傅职位,削减自己的兵权,甚至,两年前在他即将战胜辽国的关键时刻,于晖甚至说自己要谋逆篡位,联名百官逼迫皇帝下旨召自己回来。

当时的杨卿臣距离京城太远,便一直隐忍不发。

这二人便越发的变本加厉,不断地给皇帝进谗言,试图离间君臣之间的信任,在市井和朝官中大肆抹黑自己,使得虽然他在将士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,但在汴京百姓和朝官的心中,却和王莽董卓无异。

杨卿臣没有下马,他一言不发,目光冷厉地投向了人群中的御史中丞于晖和张齐。

这笔帐是时候算一算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