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雾与磁轨
晨光像融化的金箔,从落地窗的38层高度倾泻而下,在林衔月的办公桌上切割出几何状的光斑。
她端起骨瓷咖啡杯时,杯底残留的褐色液体在纯白底盘上缓慢晕染,勾勒出模糊的星座轮廓——
像极了十年前被沈栖迟用酒精灯烧毁的那篇《论星辰与法典》的作文边缘,焦黄的卷边蜷曲成相似的弧度。
"林总。"
助理周微的敲门声很轻,却让咖啡表面泛起细微的涟漪。
林衔月擡头,看见她手里拿着烫金边的信封,ech的立体logo在晨光中泛着冷调的蓝。
"日内瓦科技伦理峰会的邀请函。"周微将信封放在咖啡杯旁,"主办方是ech国际法务部。"
林衔月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。
瓷器的温度透过指腹传来,与记忆中某个盛夏午後如出一辙——
高二期末考结束那天,沈栖迟把冰镇柠檬茶贴在她发烫的脸颊上。
汽水瓶外凝结的水珠也是这样慢慢浸润她的皮肤。
她拆开火漆封缄,羊皮纸特有的粗粝感划过指腹。
邀请函正文是标准的法务公文格式,但落款处"沈栖迟"三个字却写得龙飞凤舞,最後一笔的墨迹甚至穿透了纸背。
这个签名比十年前那张被她撕碎的物理竞赛奖状上的签名更加锋利。
每一道笔画都像集成电路板上的铜线,透着股精密的嚣张。
"议程重点?"林衔月将咖啡杯搁在邀请函上,杯底与纸面接触时发出轻微的黏着声。
周微递上平板电脑:"AI司法替代法案的攻辩环节,对方指定您作为反方首席。"
屏幕上的会议日程表里,"林衔月"三个字与"沈栖迟"被安排在了正反两方的首位,中间隔着名为"伦理缓冲区"的灰色栏。
咖啡的苦香在空气中弥漫。林衔月转动座椅,透过玻璃幕墙望向远处的观星潭。
一架民航客机正沿着十年前沈栖迟骑单车追赶过的航线掠过湖面。
机翼的反光在湖水上划出银色的裂痕。
"《算法黑箱问责法案》的修订稿进度?"
"终版昨晚已经加密发送到您的终端。"
周微指了指文件堆最上方的金属芯片,"技术部按照您的要求,在第七章加入了神经网络的溯源性条款。"
林衔月拾起那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。
阳光穿透半透明的矽晶体,在桌面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——
这让她想起高三那年被父亲强行调包的专业志愿表。
那张纸的折痕里也藏着类似的丶令人窒息的网格阴影。
咖啡杯突然在瓷盘上滑动半寸。
办公室的防震系统感应到38层高空的阵风,自动调暗了玻璃幕墙的透光度。
阴影漫过桌面的瞬间,芯片折射出一道特殊的光谱,在墙上的全球并购地图映出小小的彩虹。
"回复ech。"
林衔月将芯片嵌入阅读器,全息投影立刻在空气中展开《问责法案》的立体条款,"我会带着能击穿他们伦理防火墙的武器去日内瓦。"
投影的蓝光在她脸上投下冷峻的线条。
条款第37。2条正在自动高亮显示,那是她特意增设的"算法情感权重"条目——
灵感来源于十年前沈栖迟烧毁她作文後,偷偷夹在她课本里的那封道歉信。
信纸边缘烧焦的痕迹,如今化作法律条文里严密的逻辑闭环。
周微离开後,林衔月从抽屉取出一个钛合金盒子。
指纹解锁时,内置的恒湿系统喷出细微的雾霭。
盒子里静静躺着一块残缺的电路板,焦黑的边缘还保留着酒精灯灼烧的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