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禀王上,这确实是棘手之处。"燕锦书面露难色,"原先骑兵未设高阶将领,除末将外最高不过千夫长。若骤然扩编,中层将领尚可应付,但高层将才"
扶稣摆手打断:"城外不是聚集着各方人才?你素来交游广阔,且去物色几个懂骑兵之道的,不拘原先身份,都可一试。实在无人便只能慢慢栽培了。终究要在战场上见真章。"
"王上,北方军情应该还不紧迫?末将见朝廷正在往南方大量调运军械粮草。"
"眼下虽不必急,却要早做准备。"扶稣起身踱至地图前,"父王定策自有道理。匈奴不过癣疥之患,真正的威胁是整个北方——西北的乌孙、月氏,东北的东胡,哪个不是虎视眈眈?"
他手指划过羊皮地图:"乌孙月氏尚未与我疆土接壤,倒是匈奴盘踞正北,已成草原霸主。要经略北方必先除之。但这些年灭六国耗损太大,纵使北方军团成立,短期内也只能采取守势。"
燕锦书顺着他的指尖望去,只见地图南疆被朱砂重重勾勒。
"朝中诸公都认定要先行平定南方,将疆域推至南海之滨。"扶稣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,"待移民垦荒,积蓄粮草后,才有余力北伐。这百越之地,已被视为大秦必取的后院。"
秋风卷着枯叶拍打窗棂,案前灯焰忽明忽暗。年轻的王者轻叹:"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。"
燕锦书听得目瞪口呆,他不过是个武将,往日连站在咸阳朝堂上的资格都没有,那里向来是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之地。他从未想到,皇帝陛下的宏图伟略与朝中重臣的谋划竟已深远至此。匈奴、月氏、乌孙、东胡,若将这些部族的疆域纳入大秦版图,大秦的疆土将扩充一倍有余!
“先退下吧!”扶稣挥了挥手,“若有要事,孤会再传召你。”
“末将告退!”
不知不觉间,悠闲的上午在咸阳城的喧闹声中流逝,转眼已是申时。
此时,咸阳城外一匹快马疾驰而至,临近城门时,马背上的驿卒迅取出一面令旗插在背后。
“边关军情紧急!北方八百里加急!让路!”
驿卒如风般穿过城门,直奔皇宫而去。恰逢中尉军统领稣角巡防至此,见状不由得眉头紧锁。自大秦一统天下以来,兵锋正盛,何人胆敢挑衅大秦国威?更何况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,必是十万火急之事。
驿马飞奔至咸阳宫门前,驿卒翻身下马时踉跄跌倒,禁军侍卫迅上前查验身份,将其佩刀卸下。
“北方边关军情!刻不容缓!我要面见陛下!”
确认无误后,数名禁军抬着驿卒直奔章台宫。
咸阳,章台宫内。
今日是新帝登基后的日,举国欢庆,连朝中官员也难得休沐一日。然而,尽管朝议暂停,丞相府、太尉府、廷尉府等要害机构仍如常运转。此刻,始皇帝正埋于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中。昨日登基大典虽休朝一日,但各地奏报依旧源源不断送至咸阳。
为君不易,为明君更难,而欲成千古一帝,更是难上加难。始皇帝需从海量奏章中辨明官员意图,权衡各方势力,方能确保大秦这台庞大机器的运转。数十年来,他始终如此,无愧千古一帝之名。只可惜,或许正因大秦过度依赖他一人,在他驾崩后,平衡被打破,帝国崩塌似已成定局……
为免政务停滞,始皇帝有意教导扶稣处理国事,使其能在皇帝巡游时坐镇咸阳,决断要务。这既为锻炼扶稣,亦是为帝国未来绸缪。
“报——”
数名禁军抬着驿卒直入章台宫,门前侍从不敢阻拦,只得匆匆开启宫门。
匈奴犯境急报
大殿内,尘土满身的驿卒跪伏在地:"微臣奉杨将军之命,特来禀报紧急军情!"
始皇帝放下手中竹简:"说。"
"匈奴大军突袭上郡防线,北地郡同时告急。杨将军率部死守,可敌军来势汹汹,我军防线岌岌可危!"
侍从呈上军报时,始皇帝的手指微微泛白。竹简上赫然写着:
杨翁子急奏:
五月十五申时,匈奴三万铁骑突袭上郡。军民拼死抵抗,敌军却愈疯狂。北地郡同时遭遇进攻,兵力空虚,恳请陛下火增援!
"传令!"始皇帝猛地合上竹简,"召丞相、诸将来章台宫!再把秦王叫来!"
待驿卒退下,始皇帝凝视着北方,轻声道:"匈奴人,会为今日之举付出代价的。"
秦王府内,扶稣正与王妃嬉戏投壶。
"王上,宫里来人,陛下急召!"侍从匆匆来报。
扶稣眉头一皱:"又出事了?"
“命他们稍候,孤更衣便来!”
同一时刻,咸阳城内几位重臣皆收到皇帝急召。
宫门前,众臣不期而遇。
“见过秦王!”
扶稣拱手还礼,目光扫过这群跺跺脚便能震动朝野的老臣,心中暗忖:连告病多年的尉缭都来了,莫非边境出了变故?
蒙毅低声道:“王上,昨日才举行登基大典,今日突然召集三公九卿”
“还用说?”李斯捋须冷笑,“你且看这阵仗——廷尉府、太尉府、丞相府的主事者全到了,连戍卫咸阳的中尉军统领都在列。”
喜欢大秦:改写历史,拓万里江土请大家收藏:dududu大秦:改写历史,拓万里江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